UL2809再生料含量对再生塑料碳减排逻辑事项要求

2025-08-29 16次

    目前塑料的线性生产和消费是不可持续的。它造成了大量不必要和管理不善的废物、污染和二氧化碳排放,破坏了全球气候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目标。

    UL2809是美国UL认证公司专门验证产品中回收料含量的标准。UL2809再生料含量认证可以对产品中的消费后、消费前、闭环回收或再生料总含量进行第三方验证,以证明产品如宣称那样环保。

    塑料材料的碳排放主要集中于“原生塑料生产”环节——从原油开采(碳排放系数约0.09tCO₂e/t原油)、炼化制成石脑油(约0.5tCO₂e/t石脑油),到聚合生成原生树脂(如聚乙烯PE生产碳排放约1.8-2.5tCO₂e/t树脂),全流程碳排放占塑料生命周期总排放的60%-70%。

    UL2809再生料含量对再生塑料碳减排逻辑事项要求:

    源头替代降碳:每使用1吨再生塑料,可减少1.5-3吨原生树脂的需求(因再生料加工过程存在约5%-15%的物料损耗),进而避免原生树脂生产环节的碳排放。以消费后再生聚乙烯(PCR-PE)为例,据UL环境数据平台统计,1吨PCR-PE的碳排放约为0.3-0.6tCO₂e,仅为原生PE的1/5-1/3,单吨再生料可实现1.2-2.2吨的碳减排。

    能源消耗降碳:再生料加工过程(破碎、清洗、造粒)的能耗远低于原生树脂生产——原生PE造粒能耗约为800-1200kWh/t,而再生PE造粒能耗仅为300-500kWh/t,按火电平均碳排放系数0.6tCO₂e/MWh计算,单吨再生料可额外减少0.3-0.4吨碳排放。

    废弃物处理降碳:再生料的使用减少了塑料废弃物进入填埋场或焚烧厂的量——1吨塑料填埋后会缓慢分解产生甲烷(温室效应是CO₂的28倍),焚烧则会直接排放0.8-1.2tCO₂e/t塑料;而再生利用可将这部分碳排放转化为“资源循环效益”,形成碳减排的闭环。

    UL2809标准通过规范再生料含量核算,让碳减排量的量化更精准。例如,某企业生产1000吨塑料薄膜,若通过UL2809认证声明再生料含量为30%(即300吨PCR料),则可明确核算出:仅原生料替代环节即可减排300×(2.0-0.5)=450吨CO₂e(取原生PE与PCR-PE碳排放均值差),叠加加工能耗降碳约300×(0.8-0.4)=120吨CO₂e,总计实现570吨碳减排,减排效率清晰可量化。

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