UL2809再生料含量认证对塑料回收加工环节再生含量要求标准
在塑料生成加工的庞大产业体系中,再生料正逐渐凸显出其不可忽视的关键价值,尤其是在应对全球碳排放挑战的进程中,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。从原理层面深入剖析,再生料降低碳排放主要基于两大核心路径。
UL2809认证是基于ISO14021再生材料体系,由美国UL发展建立的再生料含量系统认证,旨在验证产品中的再生成分含量的标准。
首要路径在于对新原料需求的显著削减。传统塑料生产严重依赖石油、天然气等化石原料,这些原料的获取往往伴随着高能耗与高污染的开采和运输过程。以石油开采为例,从深海或陆地油井中提取原油,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能源用于钻井、抽油等作业,而且运输过程中各类交通工具的碳排放也不容小觑。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,每生产1吨原生塑料,大约需要消耗3-4吨的石油资源,同时在原料开采、运输以及初步加工环节,会产生约1.5-2吨的二氧化碳排放。而使用再生料替代部分原生料,能够大幅减少对这些化石原料的依赖,从源头上降低碳排放。假设一家塑料制品企业原本每月使用100吨原生塑料,若将其中20%替换为再生料,那么每月便可减少约60-80吨石油的消耗,相应减少约30-40吨的二氧化碳排放。
当前,在塑料加工领域,再生料的使用已经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展,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复杂问题。在使用现状方面,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升以及政策的逐步引导,越来越多的塑料加工企业开始认识到再生料的价值,并在生产中尝试引入。
不同来源的废弃塑料在材质、成分、使用环境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,这使得回收后的再生料质量难以保证一致。一些废弃塑料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受到化学物质的污染,或者经过多次循环使用后性能严重下降,这些都会导致再生料的物理性能、化学性能以及加工性能出现波动。
在注塑成型过程中,质量不稳定的再生料可能导致塑料制品出现尺寸偏差、强度不足、表面缺陷等问题,严重影响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。再生料的回收、分拣和加工技术仍有待进一步提升,回收成本较高等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再生料的广泛应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