UL2799废弃物零填埋对废弃电子产品填埋碳排放

2025-11-20 11次

    在全球废弃物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,企业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,成为摆在每一位管理者面前的重要课题。据统计,到2050年,全球固体废弃物总量将达34亿吨,而仅有不到20%的废弃物得到妥善处理或回收。

    废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可获得多种再生金属、塑料、碳氟(氢)化合物等材料,这些再生材料可以部分代替原生材料的生产,避免了原生材料在生产、运输、加工等过程中相应的温室气体排放,从而实现能源节约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。

    UL2799是全球废弃物零填埋认证中最严苛的标准之一,要求企业对几乎所有废物流进行系统化、透明化的管理,并通过回收、堆肥、厌氧消化、生物燃料等多种方式,实现至少90%的废弃物转化率,最大限度减少填埋与无能源回收的焚烧。

    UL2799废弃物零填埋对废弃电子产品填埋碳排放:

    规避填埋场甲烷生成:电子废弃物若进入填埋场,其中的塑料、橡胶等有机物在厌氧环境下会分解产生甲烷,而甲烷的温室效应强度是二氧化碳的数十倍。UL2799要求企业将90%以上废弃物从填埋场转移,铂金级认证更是要求100%转移,从源头减少了电子废弃物填埋量,也就大幅降低了甲烷这类强效温室气体的排放。像川奇光电、伟创力珠海等电子相关企业获得铂金级认证后,彻底杜绝了电子废弃物填埋导致的碳排放增量。

    减少填埋配套碳排放:电子废弃物运输到填埋场的过程会消耗燃油,产生大量二氧化碳;填埋场的场地清理、压实等作业也需耗费能源并排放温室气体。UL2799推动企业建立本地化废弃物处理体系,比如元太科技将废塑料造粒再制、废溶剂蒸馏提纯等,减少了废弃物跨区域运输及填埋作业的碳足迹,进一步降低了碳排放。

    电子企业的范围3碳排放涵盖供应链及废弃物处理等间接排放,这部分排放在企业总碳排中占比不低。UL2799明确将降低范围3温室气体排放作为核心优势之一,其认证成果被纳入ULSPOT全球永续数据库,既能帮助企业清晰核算并削减废弃物相关的范围3碳排放,也能为企业对接绿色供应链、达成RE100等净零目标提供有力支撑,推动电子行业整体向“零碳循环”迈进。

    获得UL2799认证的电子企业会推动供应链协同减碳。例如川奇光电与供应商共建包材循环网络,年减废超120吨;元太科技推动厂区间包材回用与特定包材回收。这种协同效应能减少电子产业链各环节的废弃物产生量,推动从上游原材料供应到下游产品报废的全链条碳减排,为行业提供可复制的减碳样本。像川奇光电2024年通过认证相关实践减少碳排放179.63吨,其经验可为同行业提供参考。

返回列表